第69章朝廷来人(1/2)

天才一秒记住131文学: www.131wx.com

    公元1093年,赵煦成为宋朝天子已经八年,而高太后也把持了朝堂把持了八年。

    此时的大宋朝堂每一个人都在关注着天子何时亲政这件事,所以他们完全忽视了东南方向正在发生的剧变。

    信息时代的萌芽正被李少山用一种蛮横的手段带来了北宋时代。

    万象宗要用水泥修桥铺路,东南各地的知州知府都在告诉朝廷这是个好消息。

    对于封建时代的人来说,修桥铺路那是积阴德的好事,所以各地都在纷纷上书朝廷,希望能够表彰一番李少山这个冤大头。

    当然,要是他们知道了李少山在这些水泥路下铺了连同两地的铜线可能就觉得不好了。

    李少山铺路自然不是仅仅铺路,他要建立的是能够联通各地的信息网络。

    万象宗为了这些水泥路全宗开动,内门弟子也在乔峰和李少山的带领下清理这路上的土匪恶霸。

    杭州,苏州,扬州,台州,明州,温州。

    等到高太后去世,赵煦正式亲政之时,李少山也将信息网拓展到了整个江南。

    然后就是浩浩荡荡的物资调控。

    通过电报机,万象宗能够在扬州粮食丰收的时候提前得知,也能在某地打算炒高粮价时提前将粮食运到稳定粮价。

    粮价稳定了,其他货物销路就好了不少。

    最重要的是,电报机让流窜作案的流匪们失去了补给地点,有能力的纷纷逃出江南。

    万象货栈在整个江南成为了第一货栈。

    南海的珍珠,东海的海鱼,西山有果蔬,北地有干果。

    天南地北的货物忽然在江南遍地都是,也让江南的税收一跃成为大宋最高。

    这让刚刚亲政的赵煦非常高兴,给江南的官员一番嘉奖后便提高了这年的江南税收。

    山东又起蝗灾了,灾民需要粮食。

    这个消息一到扬州,万象宗就知道了,李少山很快组织起江南各地的粮食准备运往山东。

    救灾这种事情,本来就是宜早不宜迟。

    然而等李少山好不容易准备好粮食,打算通知朝廷官员合作送往山东之时。

    他却接到了消息,大宋官市的市舶司将万象货栈的货物全部征用了。

    理由是要这些货物从此以后皆归官营商品。

    玻璃,水泥这些大宗货物就不说来。

    珍珠,海鱼这些李少山好不容易开发出的新兴产业都被从此开始只能官营。

    陶永贵看着脸色铁青的李少山,稍微介绍了一下大宋的博买制度。

    也就是大宋朝廷可以决定任何民间货物为官营,从此之后,所有的水泥、玻璃、珍珠、海鱼这些大宗货物都需要卖给市舶司,不能私自出售,也不能私自购买。

    “他们出多少价格全部收购?”

    李少山咬牙切齿的问道,见陶永贵全黑脸色,也明白了价格怕是连本钱都回不了。

    “还有什么其他坏消息,江南道设置博买务,那些平日里和我们做生意的人不可能一点风声都没有,为什么我们等到现在才知道消息!”

    “听说一些合作工厂正在解散工人,大概是早听说了这个消息,但没有通知我们。”

    陶永贵却回答这个问题,同时也抹了额头上的汗水,说出了另外一个消息。

    “这个,宗主,实际上那些人不打算买产品,他们打算将我们的所有工厂直接买了。”

    李少山惊站了起来,凝视北方,怒气冲天。

    “他们疯了吗?我们是江湖门派!”

    陶永贵心中哀伤,躬身解释道。

    “可我们还是大宋子民,需要遵从官府法令。”

    “好,好,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