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章 省属集团公司(1/2)

天才一秒记住131文学: www.131wx.com

    三天的演出,许世彦也就第一天去看了。

    他忙着呢,哪有时间天天去看演出啊?

    正月初五,参业公司管理层跟林业局的相关领导一起聚餐,讨论一下今年双方的合作事宜。

    正月初六,许家摆酒请客。

    招呼了杨钧显、周庆国、黄胜利、赵建设、杨春明等人、连同这几家的兄弟、纪同忠、南振东等人一起。

    大家伙儿凑到一块儿,吃喝说笑间,定下了新一年的奋斗目标。

    到了正月初七,许世彦在公司的食堂安排了十来桌,请单位这些同事们吃饭。

    当初许海源省级比赛出成绩的时候,许世彦答应了要请大家吃饭的。

    全国赛回来就过年了,这顿饭一直拖到年后,再不请人家该说他舍不得一顿饭了。

    正月初八,初中开课了。

    虽然许世彦已经跟东北师大附中那边商议好,许海源免试入学到师大附中就读。

    但许海源还是一早就起来收拾好,去学校上课了。

    同时,纪同忠、南振东两家,也启程出发。

    不过这次,两家都是带着老人一起走,接父母过去享福。

    毕竟家里老人岁数都大了,他们一年能回来一次,不在父母身边,照顾不到,心里有愧。

    南振东在首都有个小四合院,房子不少,就算父母一起住也足够了。

    至于纪同忠,他们夫妻在羊城买了楼。

    再加上珍草堂后院还有那么大地方呢,总不至于老两口过去了没地方。

    早晨开车送两家人去火车站,接着许世彦夫妻就带着相关人员和资料去了县里,找县领导商谈县药厂破产重组的相关事宜。

    原本许世彦不太想接,他的意思是在东岗或者松江河找地方建厂。

    可是架不住县里、市里领导都来说情,而且上头也许诺了很多优惠。

    没办法,许世彦把公司的人召集一起开了好几次会,最终才定下来,接手县药厂。

    参业公司虽然是接手了药厂,但所有制形式已经发生了改变,各方面要处理的事情不少。

    新厂是吉盛源保健品厂在北方的分厂,李宗良被许世彦派过去任厂长,历诚容暂时也过去帮忙。

    等着把厂子都整顿好,历诚容再回公司这边来。

    接手一个老厂子,实际上不比新建厂子省心到哪里去,只能慢慢来。

    不过许世彦没那工夫管了,他得去首都培训。

    正月十六,许世彦踏上了前往首都学习的旅程,来到了位于首都地铁四号线的某处学校。

    别管之前多牛的身份,到了这里也得跟小学生一样乖乖的听从组织安排。

    四十多天培训之后,整个人就跟脱胎换骨一般,精神境界都不一样了。

    等许世彦结束培训返回家之后,上级文件也正式下达。

    浑江东方参业公司,更名为吉林东方参业集团公司,许世彦任集团公司总经理兼书记。

    从市属到省直属企业,这一步跨越可是不小,全公司上下欢欣鼓舞,各种庆贺。

    许成厚老两口得知消息,也挺高兴。

    尤其是许成厚,特地跟楚瑄淮打听,这成了省属企业总经理,是个啥级别?

    当得知许世彦现在应该等同于厅局级干部的时候,把许成厚给乐的,直拍大腿,非得喊着要回老家去祭祖不可。

    “得,你给我消停点儿啊,别成天得瑟。

    老三现在这身份,一举一动都得注意,可不能让人逮着错处。

    少张罗,安安稳稳过日子,比啥都强。”

    这回是周桂兰保持清醒,不轻不重的给自家老头子泼了盆冷水。

    省得他高兴过头了瞎得瑟,惹出事来可就晚了。

    “你也不看看,咱家这几个儿子现在都干啥的?

    除了老二,都是公家的人,眼看着一个个都前程不错,你可别得瑟得瑟拖累了他们。”

    周桂兰白了许成厚两眼,这老家伙岁数越大反倒越不稳当了。

    “再说了,哪有那个工夫啊?你以为这还是前几年呢?

    现在老三忙着公司,瑛子忙着南方厂子。

    源源马上要去省城念书,萍萍现在也是竞赛辅导从早忙到晚,谁有工夫陪你回老家?”

    初三下学期开课之后,许海源就觉得特别没意思。

    他都拿到保送名额了,也不需要参加中考,还成天在学校就是浪费时间。

    可要是不去上学吧,成天在诊所也没啥意思。

    楚瑄淮这边一天就给十个病人看诊,闲下来的时间许海源就只能研究从首都带回来的医书秘方。

    许海源觉得不能这么浪费时间,索性就跟苏安瑛提出来,他想早点儿去高中,熟悉环境,多学点儿东西。

    儿子知道上进,作为妈妈那必须支持啊。

    于是苏安瑛就跟师大附中那边联系了,把许海源的想法说了一下。

    前几天,师大附中那边传过来消息,说是想把今年免试入学的保送生提前办理入学。

    这些孩子,都是从初三数理化竞赛中挑选出来的好苗子。

    附中那边要开一个理科强化班,让孩子们提前入学,直接学习高一课程。

    尽量在高一期间,就把三年课程都学完。

    高一暑期就开始准备竞赛,争取高二秋天参加全国联赛。

    这样也好,反正都已经拿到保送名额了,根本不用参加中考。

    还在初中上课纯粹就是浪费,不如赶紧开始高中课程。

    被周桂兰怼了,许成厚一点儿脾气也没有,只能嘿嘿笑了笑。

    “你看,我这不是高兴么?”

    许成厚仔细一想也是,老家那头也就那么回事儿,至亲都没了,回去不回去的也就那样。

    再说,儿子们的前程要紧,少折腾吧。

    这边老两口掰扯祭祖的事儿,那头,楚瑄淮则是跟许世彦商议回省城。

    “世彦啊,我打算回省城,开个医馆。

    就搁源源他们学校附近找处房子,离着近点儿,还能照顾到源源。

    顺道,我得回去给源源报上今年秋天的中医师考试。

    源源水平比你高,让他早点儿把证考下来,有用。”

    楚瑄淮来东岗住,就是为了许海源,如今许海源要去省城念书,楚瑄淮还留在这边干嘛?

    他得回去,给许海源铺路。

    许世彦一听,就明白楚瑄淮的意思了。

    “师父,您这样,我和源源这辈子都还不尽您的恩情了。”

    “咳,啥恩情不恩情的?你是我的徒弟,源源是我徒孙,那不是应该的么?”老爷子笑了笑。

    在许家这些年,日子过的十分舒心。

    许家上下都没把他当外人,他也把这儿当成自己家。

    许海源那就是他亲孙子,当爷爷的替孙子铺路,那不是应该应分的么?

    楚瑄淮都这么说了,许世彦还能说啥?

    “那这样,我们先把源源送去学校。

    回头在师父说的范围内琢磨一下,咱直接买个门市啥的。到时候我给雇俩保姆,照看师父起居。”

    四月十号,许世彦夫妻送许海源到省城东北师大附中,跟附中的校长、老师见面。

    理科加强班一共不到三十名学生,大多是从省城各初中选拔上来的尖子生,少数是外地学生。

    学校这边给安排了住宿,条件什么的都挺好。

    许海源顺利入学,以他的能力,许世彦两口子根本不担心,所以二人集中精力在周边找房。

    楚瑄淮打算在这边开个医馆,其实也就是打算在省城陪着许海源。

    高中三年,接下来还不知道许海源会考到哪里上大学。

    所以两口子商议了一下,能买就买,买不着先租也行,以后再说。

    找房子哪是那么容易的?

    这省城虽然总来,可毕竟不住在这儿,对这边不熟悉。

    两口子找了不少人帮忙,才在离着师大附中不是特别远的地方,找到了一处比较合心意的地方。

    那是一连片门市中,面积最大的一个,楼上楼下总共得两百多平。

    房子看起来新盖没几年,边儿上面积小的都租出去了。

    唯独这个面积大,估计是房租要的高,所以闲置了没租出去。

    许世彦夫妻对这地方倒是挺满意,里面地方挺宽敞。

    一楼用来开医馆大小正好,二楼稍微收拾一下,打几个隔断。

    南面朝阳留着给楚瑄淮和许海源当卧室,北边隔出来书房、客厅、厨房啥的,完全够用。

    人家房主只租不卖,没办法,许世彦直接跟对方签了三年的合同,一次性交齐了房租。

    然后找了人,开始收拾装修。

    毕竟是租的房子嘛,又不是自家买的,肯定不会装的特别好,收拾收拾能说得过去就可以。

    施工队过来干活装修,苏安瑛在这边看着,许世彦则是借机会去见了省里领导。

    又想办法托关系,找到商专的副校长,给苏安瑛办了一个自费的专科名额。

    许世彦觉得他家大儿说的挺有道理,他们两口子吃亏就吃亏在没多少文化上了。

    尤其是苏安瑛,一天学没上,全靠着自学。

    如今保健品厂红红火火,事业越做越大,苏安瑛咋地也得去进修一下,学点儿专业知识啥的。

    正好许海源要在省城念书,楚瑄淮要开医馆,顺道把苏安瑛送省城来念两年书,拿个大专文凭。

    倒是不图那个文凭有多大用处,主要是学点儿东西。

    两口子都忙,也没工夫一直在省城看着,这边的事情办完,俩人就回去了。

    至于门市装修,跟施工队领头的说清楚要求,再嘱咐许海源得空了就过去看看,也就那么回事儿了。

    三年以后许海源考到别处,这房子就退租。

    后面接手的人,还不知道干啥呢,肯定还得重新装。

    等许世彦两口子忙完省城的事,返回家的时候,一年一度的春交会又开始了。

    如今倒不用许世彦亲自过去,公司销售部派几个人过去就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