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九五五 势如破竹(11)(1/2)

天才一秒记住131文学: www.131wx.com

    在赵宁看来,杀一个王载这样的人,实在是没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这不比踩断一根野草来得份量更重。

    但这一幕却让吴国君臣惊诧彷徨,短时间无法接受,不少人都张大了嘴,一些人夸张到下巴都好似要脱臼的地步。

    死的这个人可是堂堂太傅,吴王的左膀右臂,吴国的寒门士大夫代表,才华横溢智谋百出的名士,威望深重备受敬仰的长者!

    这样的人,等闲是会死的吗?纵然是国灭,他们大多也能保全自身,乃至在新朝出任官职。此等大人物怎么能死得如此突然,又死得如此平淡?

    杨延广反应过来后的第一个动作,不是向赵宁发难,而是猛然扭头,面色极为冷冽地看向杨大将军,目中的愤怒与不满如要化作刀剑,在杨大将军身上劈砍一番。

    作为见过天门的准天人境高手,赵宁在出其不意骤然发难的情况下,哪怕是面对面,也能让王极境中期的高手们应对不及。

    但同为准天人境修行者的杨大将军,在有一千步作为反应距离的情况下,是无论如何都能救下王载的。

    杨大将军没出手,只有一个解释。

    她不愿出手。

    对方坐视吴国太傅被杀,杨延广焉能不怒?

    杨大将军目不斜视面无表情,一副既往顶着一副木然的脸,让人完全看不到她的内心,体察不到她的情绪。但有一点可以确认的是,她的确对王载的死没有任何歉疚之意。

    现在不是责问杨大将军的时候,杨延广不得不暂时放过对方,转头看向赵宁,从鼻孔里呼出一团冷气:

    “宁小子,你杀我太傅,辱我君臣,无视吴国国威,今日之仇不同戴天,本王就算是披肝沥胆,也一定会替向你讨要代价!”

    他说的是“会”,而不是“要”。这表明向赵宁讨要代价是日后的事,今天他没打算跟赵宁短兵相接,也不想跟赵宁拼个你死我活。

    然而赵宁却把长刀向前一引,径直指向杨延广,用稀松平常的语气,没有任何犹豫与停顿地,向身后的高手们下达了命令:

    “诛除国贼!”

    嗡的一声,响亮厚重的轰鸣霎时在半空炸响,重的像是天穹炸开!

    那是许多道自王极境高手身上同时升起的真气光柱,在天空开辟王极境领域时引发的共振雷音。

    赵宁身后的大晋修行者们,在他话音落下的一瞬,便同时调动全部修为之力,群龙出海一般,从赵宁身侧掠出,笔直杀向一众吴国高手!

    杨延广:“......”

    千步距离转瞬即至,杨延广这下连说话的时间都没有了,只能立马调动全身修为之力开辟领域之力,投入到与大晋高手的厮杀中。

    不错,杨延广亲自上阵了。他修为有限,无法脱离战场,他身边的高手数量也有限,不可能把他隔绝在战场之外,故而他只有参战这一个选择。

    众王极境高手捉对厮杀在一起,苍穹下云波翻涌,真气掀起阵阵巨浪,闪电交相辉映,雷鸣连绵不绝,场面狂暴而混乱。

    在几乎所有修行者都开始以命相搏时,只有两人没有下场搏杀。

    他俩以远高出在场所有修行者的修为,让旁人不敢向他们进攻。

    他俩虽然身处激烈的战场,却好似置身事外,隔岸观火。

    这自然是赵宁与杨大将军。

    赵宁没有动手怎么都说得过去,他是堂堂太子三军统帅,重要性不可言喻,不冒然出手理所应当。

    然而吴国这边连吴王都已下场,亲自跟尺匕、扈红练等人激斗正酣,杨大将军却无动于衷,好似世外高人一般立在场边,仿佛眼前战斗跟自己无关似的,情形就显得有些诡异。

    更诡异的是,她还半点儿要出手的意思都没有。

    杨大将军不出手,赵宁自然没道理去主动纠缠对方,他乐得俯瞰整个战局,间或调兵遣将发布军令,指挥一下地面战士的奋战。

    到了此时,地面战况的惨烈程度,比半空的战况有过之而无及。之所以是惨烈而不是激烈,原因非常浅显:晋军占据了绝对优势,吴军死伤非常之快。

    赵平、赵英率领反抗军精骑最先冲到渡口,与吴军结阵,阻拦他们的是亲自率部断后的吴军统帅杨德明。

    身为杨氏族人,又是国家中流砥柱,杨德明在危急关头的表现体现出卓越素质。

    他亲临战阵位立最前,率领亲兵营与反抗军精骑厮杀不退,哪怕是被赵平这个年轻了一轮的骁将打得险象环生,也没有丝毫怯懦之意。

    战刀挥动间呼喝连连,绝大多数招式都用来进攻,半分也不介意自己不时被赵平击中,哪怕是受了伤依旧面不改色,杨德明一门心思打退晋军,当真是悍勇无比。

    他犹如回到了国战时期,与天元悍将亡命相搏之际。

    然而杨德明虽然彪悍轻死,他的部曲却没有这么舍身忘我,两万步骑组成的大阵被以重骑打头阵的五万反抗军一冲,就像是单薄的堤坝遇到了势若千钧的洪水,没坚持多久便出现了缺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